•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 [小康路·交通情]遵义播州:守住美丽乡愁 过上富足日子

    类别:他山之石 发布时间:2017-09-11 浏览人次:277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7-09-11

    【字号 】    【我要打印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过去的俗语,道出曾经黔贵山区人民生产生活的艰辛 。如今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宽阔、平坦的通村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上,载满游客的车辆往来穿行。极目远眺 ,崇山峻岭 、苍翠茂盛 ;田野里,秧苗遍地 、山花繁茂 。红色之乡大变样 ,成为贵州 “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扶贫”的典型。

      “晴天一身灰 ,雨天一身泥 ,即使有资源,出路也难找。”遵义市播州区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肖诗润感慨道。2015年起 , 苟坝村对原有的泥石道路进行油化改造 ,改造总里程约为80公里。“自小康路工程开展以来 ,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着手推动农 、文、旅、商一体化发展 ,仅2016年 ,就接待游客146万人次 。”

      近年来,贵州不断推进农村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出台《贵州省交通厅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原有的4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基础上,2017年又创建了习水县 、湄潭县、凤冈县和播州区4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以前外出打工一个月挣1000元,现在在家开店,一年能挣10万元呢 。”苟坝匠心园红醋坊负责人吴萍向记者介绍。苟坝匠心园原名“红街” ,是“苟坝会议”会址第一批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整个街区将村中木匠、铁匠、豆腐匠、糍粑匠等传统工艺进行展示体验,结合乡愁元素 ,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的目标。

      借助贵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小康路”“农村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建设三年会战”“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历史机遇 ,昔日被称为荒茅田的枫香镇花茂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来到花茂村 ,深入了解乡村发展变化时提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两年过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花茂村也成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找得到乡愁的好地方 。

      “村里路修好了 ,交通方便了 ,车能直接开上院坝 ,生意好到忙不过来。”花茂村“红色之家”农家乐老板王治强向记者介绍。据了解 , 自2013年花茂村通村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建成后,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以前村民收入仅靠单一的农业种植 、养殖,人均年收入只有6000多元;现在村里依托秀美风光和“美丽乡村小康路”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 、田园乡村游相结合的旅游产业 。一栋栋黔北民居旧貌焕新颜 ,变成一个个特色农家乐、乡村民宿、土陶制作室 ,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14110元 。

      路畅旅游兴。“2016年12月,播州区‘整镇推进小康路工程’正式开工。以花茂村为中心,修建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11条,总里程约为92公里 ,投资8亿多元,预计2018年6月完工。完工后将连接周围多条高速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和多个旅游景点 ,游客将会越来越多。”遵义市播州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晓桓向记者介绍。

      修成一条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过去的两年,花茂村至少有400名村民返乡 ,选择在村里的现代农业园、养殖合作社就业,也有人办起农家乐、家庭农场。守住美丽乡愁,过上富足日子 ,贵黔大地上的老百姓 ,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甜。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