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 电商“上山下乡”给农村带来了哪些改变?

    类别:他山之石 发布时间 :2017-10-16 浏览人次:2770

    来源:政府网    2017-10-15

    【字号 】    【我要打印

      新华社杭州10月14日电 题:电商“上山下乡”给农村带来了哪些改变 ?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

      电子商务经历多年“上山下乡”后,对于广大农村消费者早已不再陌生 。从农产品外销,到个人的网购消费 ,农村电商所满足的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显著 。

      一年近9000亿元的农村网络零售额、连年增长的同比增速……一连串引人瞩目的数据背后 ,电商究竟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什么 ?农村电商未来发展之路在何方?

      高增长:拉平城乡消费待遇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6—2017)》近日在浙江丽水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945.4亿元,带动就业人数逾2000万 ;而今年前8个月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7290亿元,同比增长38.1%,农村电商呈持续加速增长态势。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徐高春认为,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意义,在于有效地拉平了城乡消费待遇,扩大了农村消费,同时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也激发了农民创业带动农民就业。

      “近年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为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排头兵,电商扶贫成效明显。”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党委书记姚广海说。

      统计数据显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活动目前已在全国投入125亿元,覆盖756个县,建设5万个村级电商站点,服务涉及275万贫困户 。

      新趋势:社交电商兴起

      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 、京东“星火试点”计划、中国邮政“邮掌柜”……电商企业在农村遍地开花的布局表明,一直不被当作主流市场的农村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随着农村网民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硬件配套、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农村电商也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农村电商已逐渐从单纯的销售环节趋向于整体产业链建设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农村地区创造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其中包括产品生产 、加工、仓储 、检验、包装 、分销 、物流等环节,完整的产业链对带动就业有了更大帮助 。

      ——一定规模的集聚效应开始形成。“电子商务涉及诸多环节,很多问题靠农民一己之力无法解决,因此农村电商应利用平台实现集聚化发展。”浙江省商务厅电子商务处副处长章晗说,通过产业集聚可整合末端运输等资源,实现了网商 、服务甚至创新想法的集聚。

      ——参与主体从零散的个体创业者趋向于政府、企业和普通劳动者等多方协同联动的局面 。章晗介绍,浙江省商务厅近年来联合省质监局出台多项围绕农村电商的地方标准 ,电商企业依照标准建设,政府部门依照标准管理,有利于其规范化。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电商平台线上流量红利的消退,加之消费升级的加速推进和共享经济的崛起 ,社交电商逐渐摸索出一条独特的农村电商之路,在助力农村电商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成长 。

      多渠道:因地制宜发展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农产品上行滞后 、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是当下制约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 。

      “传统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有影响力的品牌少。这是造成农产品上行滞后的因素,也是目前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大短板。”章晗说,今后,整合农产品的供应链和产业链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向 。

      而在少数农村电商领域起步较早的地区 ,在前期投入大量村级服务点 ,因运行效率较低  、维护成本高而难以为继。因此,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农村电商成了多方的共识 。

      目前 ,浙江全省共设有2万多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其中约1.61万个被评为优质服务点。按计划,2017年末服务点将覆盖浙江57%以上的行政村 。

      统计数据表明 ,东部 、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农村电商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距 ,有网商的村庄占当地村庄比重,东部地区达64.5%,而西部仅有8.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村电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曲江建议,下一步农村电商在中西部地区可以从知识的普及、技术的提供和资源的输入等多方入手,使这些地区能够积累和沉淀自身特有的价值,形成可持续的模式路径 。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