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

  • 客运机务管理走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之路

    类别:媒体报道 发布时间:2015-01-14 浏览人次:1877

    机务工作是道路客运企业健康运营中的重要一环。在道路客运市场急剧变革的今天,全国数以万计的机务工作者为客运安全默默付出,承担着保证车辆运行、服务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的重大职责  。以新的工作思路加强机务管理 ,也是当前道路客运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守护安全 使命不变

      近年来 ,道路客运企业推进集约化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浙江,虽然受到高铁及动车的市场影响 ,但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优点 ,仍占客运市场80%以上份额,客运安全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也是客运企业首当其冲的职责。

      近日,2014年浙江省维修协会车辆机务专委会年会(简称“2014浙江机务年会”)在绍兴召开。这一客运行业机务工作者的盛会已经延续到第26个年头,吸引了各地近300位机务工作代表参与。

      浙江省维协车辆机务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徐培坤年过七旬 ,亲身经历了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的跌宕发展 ,也见证着机务工作对客运行业所作的贡献。“当前道路运输企业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历史经验证明,无论挑战多大,机务工作者守护旅客安全回家的使命不会改变。”徐培坤说。

      每一位旅客的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出行,从坐上客车到安全抵达,渗透着道路客运行业全链条上许许多多从业者的付出。然而,在行业外鲜为人知的是 ,除了工作在“前哨”的驾驶员 ,背后还有机务工作者不为人知的努力。从车辆选型、采购,到车辆运营监控,再到车辆定期检测、强制维护、日常维修,都有机务工作者在默默保驾护航。

      去年7月,全国道路客运企业全面接入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客运安全再添一份保障。每天 ,在繁忙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路网上行驶的无数辆客车背后,都有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而扑在这张网上的,就有数量庞大的客运企业安全监管人员。路况、车速、驾驶员行为,一点一滴的数据和状态都纳入他们的实时监控。每一个指令 、每一声叮咛,都是为保障行车安全。

      旅客平安到家后,机务工作者一天的工作还远未结束。客车回场后,也是机务工作者最忙的时段。除了例行检查 ,还要维修故障车辆 ,有些故障排除动辄几个小时 ,甚至一晚上 ,每年春运 、暑运期间 ,车辆维保人员承担的工作量还会成倍增加。

      绍兴市汽车运输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甘祖德感慨:“机务工作是一份非常艰苦的工作,坚持需要勇气,坚守则源于责任。”

      助推转型 多元发展

      在道路客运市场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机务管理工作既要保障车辆运行 ,服务安全生产 ,还要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在企业运营中承担的职责更加重大,挑战也与日俱增 。

      近年来,随着客车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新电子设备被应用于客车上 ,特别是随着国Ⅳ排放发动机的普及和CAN总线系统的应用,客车的电气化程度大幅提高。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客车已经不是单纯的机械产品,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因此,客车的技术和安全保障为客运机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机械维修技能外,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工艺。

      徐培坤认为,提高客运机务人员素质、加强汽车运输机务管理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原交通部198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汽车运输机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至今仍对规范机务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更高的层面上,市场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促使各地道路运输企业适时调整了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结构,通过优化人力、物力 、财力等各种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将降低车辆燃料消耗 、减少车辆维修频率、提升车辆出勤率等作为考核目标。

      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副总经理邱建欣表示:“让运营车辆每天多省一升油,每年少修几次车,是机务工作者的目标之一。”道路运输企业强化机务管理 ,是保持车辆完好、保障车辆运营安全 、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发挥车辆效能的关键一环。

      2014浙江机务年会上 ,参会人员围绕机务管理工作展开交流 ,结合各自企业实际情况 ,深入探讨了安全管理、绿色维修、节能减排等实际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新形势下 ,客运机务管理要走“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路线 ,确保车辆安全、环保、便捷。

      当前,道路运输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届机务年会的话题俨然不再只是买车、修车、安全维护等传统话题,参会者关注更多的是,新形势下客运机务工作的全新工作思路。

      以机务管理工作带动多元化发展,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不少客运企业新的抓手。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总工程师金柏正介绍:“杭州长运集团近年来推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各修理厂 、机务团队在维护好自有车辆的同时 ,尝试做一些外延服务,比如联合当地质检总局开展机动车辆故障测评、鼓励修理厂对外承接车辆维修业务等。”

      人才短缺 呼吁关爱

      又是一年春运即将到来,激增的客流带来繁重的客运保障工作 ,大客车司机短缺、机务及维修人员断档的问题再次困扰众多道路客运企业。

      业内人士介绍,很多道路客运企业中的汽车维修岗位主要靠外地务工人员承担,这些维修技术力量大部分不是从专业学校培训出来的,“以师带徒”形式较多 ,文化素质欠缺,使得运输企业机务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难提高。加上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 ,以及汽车技术日新月异,若没有长远的规划、有步骤地组织培训、以及决策上重视机务技术管理工作 ,必将造成机务技术人员及管理力量青黄不接 ,直接影响运输企业的正常运营。

      专业运输企业的机务技术岗位工作者,需要较成熟的操作技能 ,又需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且担负着较大的工作责任 。然而,当前客运企业普遍利润微薄,机务人员薪金报酬不具备吸引力 ,在年轻人中很难招聘到中专以上学历的机务技术员工,全行业普遍面临着机务技术人员短缺的局面。

      浙江台运集团副总经理夏建国表示:“大多数道路运输企业都说驾驶员难招,留不住人 ,其实机务工更难招 ,更留不住。他们的劳动强度大 ,报酬低,工作还往往不为人所知。与修小汽车相比 ,年轻人不愿意修大车。”这正是当下客运机务工作面临的普遍难题。

      同时,社会对客运机务工作的认识不深,关注度也较少。回顾近些年的行业事件,无论是“最美司机”、“感动交通人物”、“行业风范人物”等一系列的评选,还是各个道路运输企业内部评比,机务工作者出彩亮相的机会都很少 。

      对此,邱建欣认为,客运企业在尽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盈利水平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提高机务工作者待遇,更要有意识地注重人才培养。同时他呼吁,全社会、全行业更多地关爱机务工作者 ,尤其是客运、公交行业的机务从业人员。

  • XML地图